当前位置:新闻详情

【读史忆人•典故】战术胜利不等于战略胜利

2019-08-23 03:08:34

陈毅 粟裕.jpg

1940年,黄桥决战前的陈毅(右二)与粟裕(右一)

    抗日战争期间,陈毅在新四军担任领导工作。1939年,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的方针,陈毅从江南的抗日根据地过江来到苏北,当时苏北的军事力量除了少数八路军和新四军外,主要有三股势力:一是占领南通、徐州、连云港等水陆交通线上重要城镇的日伪军;二是控制苏北大部分地区的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部,属于蒋介石嫡系,拥有兵力七八万人;三是驻扎在泰州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鲁苏皖边游击军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等部,拥有兵力2万多人。陈毅仔细分析了苏北局势,确定了“击敌、联李、孤韩”的方针。


    1939年7月,陈毅亲自进入泰州城会见了李明扬与李长江,达成合作意向,之后又两进泰州,宣传新四军的抗日主张,使李明扬、李长江确立了中立立场,巩固和“二李”统一战线。

    1940年6月,在韩德勤蛊惑挑拨之下,李长江指挥13个团10倍于新四军的兵力进攻新四军挺进纵队驻地郭村。

新四军被迫奋力反击,最终歼灭李长江部3个团的兵力,使得李长江部全线溃退。在新四军兵临泰州城下之际,陈毅果断命令部队停止进攻。有的同志对陈毅的这一命令不理解,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拿下泰州?陈毅指出:战役和战术上的胜利,不等于战略上的胜利。我们要打开苏北局面,非把韩德勤打败不可;要打败韩德勤就必须争取“二李”,不使他们投奔韩德勤。

    随后,陈毅主动与“二李”议和,释放俘虏并退出所占“二李”防区。陈毅灵活运用“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对“二李”的统战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之后我军作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0年9月30日,韩德勤企图消灭新四军主力,出动三万余人向泰州的黄桥发动进攻。

    陈毅指挥新四军7000人,果断地与敌在黄桥决战,从10月4日拉开战幕到6日结束,新四军在黄桥地区人民支援下,以伤亡1100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主力12个团共11000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

    通过这次决战,新四军与八路军实现了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陈毅慷慨赋诗歌颂这次著名战役:“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在新四军历史上,陈毅统战工作的佳话广为流传。黄桥决战胜利后,中央军委专门批转了陈毅领导新四军在苏北统战工作的经验,毛泽东批注:“为使各部队团以上干部深切研究统战策略,破除其狭隘而不开展、顾小利而忘大利、称英雄而少办法的观点,特将陈毅报告转告你们作具体教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