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情
与心相伴,健康同行
2024-05-15 08:35:34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具有活力,潜能得到开发,价值得以实现。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稳定的情绪、适度的行为,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跟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大学生由于其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当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若得不到有效疏导,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还有很多,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某些人格因素与其心理健康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此外,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
三、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环境适应问题
环境适应不良现象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大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对适应新环境未做好心理准备。
(二)学习问题
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大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的案例屡见不鲜。
(三)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乏有大学生因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
(四)性格与情绪问题
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构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靠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五)神经症问题
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六)人际关系问题
有许多大学生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七)就业问题
有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会因为就业问题而感到焦虑和恐惧不安。
四、掌握心理健康的技能
(1)学会爱与被爱
爱是我们一生的课程,在童年时期父母是给予爱的主体;从少年步入青年,人的社会属性赋予我们更多的爱,这时候爱的来源由父母扩展到恋人、朋友。大学期间多结交一些好朋友,你可以同他们分享感受、快乐和忧虑。
(2)合理地宣泄情绪
采用健康积极的方式,适度地、合理地宣泄情绪,疏导内心的郁结,可以让人充满正能量,也是积极生活的方式之一。
(3)听取善意而有策略的批评
人无完人,接受善意的批评会使人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心理不健康的隐患,也可以提高自我承受力。
(4)尊重包容他人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用一颗包容的心面对生活,进而会更多地发现生活的美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5)及时寻求帮助
如果你发现你长时间不能走出心理困惑或情绪失调,可以去寻求辅导员的帮助,还可以去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
(6)树立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
大学生应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己,确立新的、具有高度可行性的奋斗目标。这有助于支撑起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保持健康稳定、积极向上的心态,行驶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有力地推动自身的进步。
(7)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大学生要在完成自己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8)接受现实,顺其自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大学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接受适应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问题,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它,努力接受、解决它,使自我学习、生活的个体安排与学校的整体进程保持一致。